第95章 颠覆(1 / 2)

景缃之的皇祖父睿宗皇帝在位五十四年, 膝下子女无数。

大庆太子立嫡不立长。

其嫡长子幼年病逝,前太子景凌昱一出生就被封为太子,在这个位置上坐了将近四十六年。

十二年前,景缃之的父亲、睿宗皇帝的庶长子、明宗皇帝先皇在睿宗驾崩时发动政变, 登基为帝。

前太子携小儿子出逃, 其妻妾子女被关宗人府。

明宗皇帝入主未央宫后, 吸取前朝教训,一直不立太子, 但景缃之的庶出六哥景缃玄厉王聪慧儒雅,善于逢迎, 备受先皇宠爱,在众皇子中地位超然,待遇直逼太子。

建宁帝和景缃之一个行五, 一个行十三, 因为都是嫡出,且智商也不差, 备受景缃玄打压。

兄弟二人卧薪尝胆,苦心经营多年, 最后发动了神武门兵变。

大庆绵延数百年, 到先帝手里时已然苟延残喘,国力衰弱,内忧外患。

如今北辽不断骚扰北部边境, 青莲会与之配合, 分裂人心,扰乱社会,给建宁帝兄弟造成了极大的困扰。

大庆看似平静,其实早已风雨飘摇。

青莲会, 类似于另一个世界历史上出现的某种民间团体,带着一些资本主义萌芽状态。

秦禛原以为这意味着封建社会的摇摇欲坠,也可能意味着人类历史即将出现重大转折。

但是,如果青莲会只是景缃宇夺回皇位的工具,那她的同情和怜悯就会大打折扣。

建宁帝是个不错的皇帝,勤政、聪慧、有大局观,秦禛不敢说了解十分,但五成总是有的。

而且,她作为景缃之的挂名妻子,天然站了队,作为顺天府的一名捕快,缉拿盗匪就是她的职责。

她说道“青莲会隐藏在民间,很难连根拔起。对此,王爷和皇上有对策吗”

景缃之动了动手指,“眼下除了以杀止杀之外,办法不多。”

司徒演问“娘娘有办法吗”

秦禛摇了摇头。

青莲会影响的是底层百姓,让老百姓买朝廷的账,简单也不简单。

说简单,是因为只要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他们就会顺从;说不简单,是因为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真的很难。

除此之外,也并不是一点办法没有惩治贪官酷吏,减免税收,对皇权加以限制,效仿君主立宪,并加大宣传,以此暂时稳住大部分渴望安稳生活的老百姓。

尽管治标不治本,但总能缓和一下矛盾,争取更多的时间巩固皇权。

这些话不好当着司徒演的面说,一旦他反感女子参政议政,这件事就相当微妙了。另外,她不是政治家,对大庆没有更全面的了解,说出来也可能贻笑大方。

司徒演笑了笑,“确实很难。”

“当”风雨阁的钟声敲了一下,大概六点半了。

秦禛起了身,“妾身就不打扰王爷处置公务了,告辞。”

景缃之道“本王先送你回去。”

秦禛有些抗拒,“我有周管家和三名暗卫,王爷不必担心。”

景缃之站了起来,“走吧。”

三人一起从内院出来,司徒演上风雨阁三楼,秦禛和景缃之上了一辆马车。

景缃之坐在里面,秦禛在他右手边,一盏挂在门口角落里的气死风灯随着马车的颠簸起伏忽明忽暗。

景缃之道“王妃还是有想法的吧。”

当司徒演问她时,她的眼里没有茫然,只有思考,所以,他看出了她的欲言又止。

“这”秦禛犹豫着。

车里只有他们两个,她即便不知好歹地说了,也不至于贻笑大方,更不至于满门抄斩。

她说道“只有一些浅显的想法,而且,皇上和王爷可能早就想到了,说出来王爷不要笑我。”

景缃之道“王妃请讲。”

秦禛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民心如水,我以为稳定民心最重要。要想稳定民心,宣传最重要,就像青莲会的顺口溜,他们能用我们也能用”

她把之前的想法详详细细地说了一遍。

景缃之目瞪口呆。

他原本以为自己顶多会听到一些关于怎样用运用奸细反间青莲会,又或者用什么办法更快地找到青莲会的人。

然而都不是。

她说的居然是大局,即便是皇上和军机处也考虑不到的大局。

还大逆不道地妄图削减皇权

秦禛见景缃之一瞬不瞬地看着自己,心跳不由有些加快,“我只是随便说说,王爷不必太较真儿,再怎么咱们也是一家人,这话走不出去。”

她顿了顿,又道,“如果真走出去了,我也不会承认的,我一个妇道人家能明白什么对吧,王爷。”

景缃之“”

简直胆大包天,简直丧心病狂,简直不要命了。

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丫头太他娘的厉害了一旦真的走到那一步,削减皇权这一招,分权出去,立刻就能让建宁帝得到大多数家族的支持。

良久之后,景缃之拍拍秦禛支起来的膝盖,“王妃说得没错,我们是一家人,一家人不说两家话。”

他喜欢“一家人”这个词。以前他觉得他和建宁帝是一家人,但现在后者是皇帝,兄弟关系变成了君臣关系,彼此必须泾渭分明,家人关系理所当然的淡了。

秦禛下意识地把腿往下沉了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