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兄长的交代,耿聚忠这个不通军事的统帅抵达前线之后,立刻下令所有军队轮番攻城的命令,不分昼夜的进攻尚军。诸位大将知道如此做的优劣,虽然能在短时间内攻克饶州府,但纯粹依靠人命去填,耿军的损失会非常大,稍不留神就可能出大问题。
白显忠、王世瑜等人纷纷劝阻,结果却都被耿聚忠驳回了。他不懂军事却懂政治,此时指挥大军作战他就认准了一句话,求大功为自己挡罪,消减自己的军队让康熙释疑,所以他非但不想尽量减少损失,反而希望多死些士兵。
这时候尽量消耗己方士兵,成了耿家明哲保身的政治正确。在耿聚忠的授意下,耿军士兵成了高层眼中的消耗品,各级将领纷纷下达不计代价的进攻命令。士兵们在督战队的驱赶下,不分白天黑夜的进攻饶州府城,往往一批士兵被消灭,很快就有下一批冲上来。
守卫饶州府的张善继都快哭了,他手下仅有三万兵马,在耿军多日的围攻下,已经死伤近七千人,剩下的人也十分疲劳了。现在耿军完全不计伤亡代价,简直是要与尚军同归於尽,若这样打下去饶州府城必然被攻克。张善继感觉实在支持不住了,立刻向尚之信发出告急文书,希望对方尽快派出援军。
这份信件是通过水路运送的,因为尚军在鄱阳湖建立了一支不大的水师,而朝廷水师却被舟山驻扎的郑家水师阻隔在北方无法过来,仅有的一些内河船最多只能保持长江水道的通常,在其他水域就只能任由尚军来去自如了。
尚军的这支水师没有火炮,但船速却不慢,一天后告急文书就送到了南昌府摆在尚之信案首了。尚之信当然知道上饶府一旦被攻破,清军将会长驱直入,但此刻发动进攻的只是投降的耿军,清军在后面虎视眈眈,这让他不敢调动大军,生怕被清军趁虚而入。
尚之信拿不定主意,只好招聚文武来开会研究情况。李成功与张善继关系最好,看过告急文书后当即说道:“我们必须立刻派兵救援啊,若饶州府失陷,南昌府、抚州府和广信府皆会受到威胁。”
“可是十万清军在祁门驻守,随时可能进入江西,若我军先动,很可能被对方偷袭侧后。”沈瑞表示不同意,邓光明也在旁边帮腔。
“不管清军是否出兵,我们都要解饶州府之围,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作为一名武将,刘进忠更赞成李成功的想法,饶州府的失陷必然让尚军陷入全面被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