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3章 移民缺口(2 / 2)

乱清 暮看云 1475 字 4个月前

刘磊发愁的问题不是兵力不足,也不是与俄罗斯即将开始的谈判,他发愁的是人口问题。要掌控一片土地,让其发展起来成为国力增长的引擎需要方方面面的条件,强有力的政府,良好政策的扶植,基础建设的投入和资金的注入缺一不可,但最重要的还是人口。

人口是决定土地开发上限的最主要因素,土地上有足够的人口,才能发挥其功效,才能不断创造财富。也只有让本民族的人口,在这片土地上占据绝对优势,才算是真正将这里变成了自己的国土,融入到华夏民族的文明圈之中,而北方广大的土地上,恰恰缺少的就是人口。

虽然尚未与俄罗斯签订条约,但以新汉帝国只要得到手的土地绝不退出的惯例,北方将出现一块东西宽两千五百多公里,南北长近四千公里,总面积近九百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而在这块领土上的百姓,简直可以用凤毛麟角来形容。

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还是因为政策和气候问题。关外区域是满清的祖宗之地,清廷历来反对华民进入关外开发,所以直到新汉帝国掌控这片区域之前,本地的居民也只有一百多万,这其中五成以上都是满族百姓。原属於俄罗斯的勒拿河以东地区刚刚入手三十年,又距离其欧洲本土太远,还未正式开发,其移民不足十万人。

在新汉帝国掌控这些区域之后,对这两部分百姓又进行了清理。俄国人被直接驱逐到了贝加尔湖以西地区,五十多万满族人则大多成为了移民,被陆续运往美洲大陆的育空河流域挖矿。

在将这些人清除之后,新汉帝国能够利用的百姓有三个来源,第一个来自於冰火府。那里是已经被华夏同化的十多万阿依努人,以及历年来从山东迁来的百姓三十多万,这些人要留一部分在冰火府养马和开办牧场,最多能迁来二十万人。

第二个来源是朝鲜,这个拥有五百万人口的地区可以说是刘磊最大的底气来源。不过对朝鲜人的思想改造还需要一段时间,他们的移民区域也被订在了勒拿河以东黑龙江以北地区。

第三个来源就是本地人口了,除了关外地区的五十多万华夏人之外,还有勒拿河以东地区原本的土着民族。那里原本有通古斯人、赫哲人、楚科奇人和爱斯基摩人,总人口近四百万,这些土着民族都属於黄种人或者黄白混血人种,他们的文化十分原始,也非常容易同化。

按照刘磊的要求,教育部门是打算派出大量教师,对这些民族进行同化的,但这需要时间,至少在三两年内难以看到效果。而且同化其他民族需要一个先决条件,那就是本民族的百姓占据绝对优势地位,毕竟如朝鲜那样原本就已经被华夏文化浸润太深的情况不多。

除了这三个来源之外,刘磊也在南方领土内大肆宣扬开发北方土地的优惠条件,宣布三年免税计划,并由政府按照每户五百亩的规格发放土地,免费帮助盖房子,第一年由政府免费提供种子等优厚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