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战法若放在与哥萨克骑兵作战之前,或许能让新汉军骑兵吃点小亏,但历来重视战后总结,重视军队与军工研究所之间交流经验的新汉军从不会犯两次同样的错误。
当双方接近到两百米的时候,新汉军骑兵们纷纷将转轮马步枪放入枪袋,给自己带上了一个狰狞的钢制面具。
已经逐渐拉近距离的葛尔丹这才豁然发现,面前的敌人根本不是他所熟悉的样子。
自从与哥萨克骑兵交战之后,军工部门就明白了甲胄的重要性。虽然如今军队中火器盛行,无论威力还是射程都逐渐超越了强弓硬弩,让甲胄的作用大大降低,但在经常发生肉搏战的骑兵中间,甲胄依然有不错的效果。因此从去年的年初开始,军工部门就开始了甲胄的研究。
在方中德的带领下,研究员们以唐明光铠为基础,将两袖的甲片从上臂延伸到袖口位置并探出一块钢片保护手背,另有内衬丝绒防滑垫的锁子甲手套。原本胸前的两块甲片合二为一,并延伸到保护整个胸腹,后背有同样的一块大甲板。
头盔与晚唐时期明光铠相同,有垂下的护颈,外翻的护耳呈火焰状,还保留了狰狞的面具。因为面具在射击时遮挡准星,所以只在肉搏战前戴上。
此外所有软甲部分,包括铠甲主体的袖子、膝裙、吊腿和护颈全都由堆甲改为了山纹甲以减轻重量。以这样的防护能力,全套铠甲至少也该有四十斤以上的重量,但以新工艺制成的镍铬合金钢表面渗碳铠甲,采用水压机的冲压工艺,让甲片更薄更轻,防御力却大大增加了。
以如今新汉军使用的火帽式步枪,一百米外尚无法击穿铠甲的任何一点,要想击破保护胸背的两块大甲片更是要靠近到五十米以内,而其整体重量却下降到了二十五斤。
这样的铠甲装备,面对准噶尔骑兵的劣质弯刀,几乎是有着碾压性优势。当双方骑兵终於撞在一起,战刀砍向敌人的时候,准噶尔骑兵们忽然发现,无论自己的弯刀砍在哪里,都无法突破对方的防御。
相反对方的环首马刀砍下来,自己却根本无法阻挡。虽然都是铁制兵器,但材质和工艺的天差地远,造成了颠覆性的结果。哪怕准噶尔骑兵们横刀相架,也会被对方的马刀轻松劈断,根本没有任何抵御之力。双方接战仅仅十分锺,准噶尔骑兵就有了溃败的迹象。
噶尔丹怒吼着,他不想承认失败,更无法承受失败的后果,现在他只想凭借着自己的勇武扭转战局,或者被战局所淹没。
葛尔丹一路奋力拚杀,尽管无法真的伤害到对方骑兵,却凭着一股蛮力,还是击退了三个人。就在他将弯刀挥向第四个人的时候,对方的膂力却震得他臂膀发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