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各部还从牧民中拚凑出超过十万的临时骑兵,加入到围剿行动中来,甚至连刚刚归化的土尔扈特部也派出了七千骑兵参战,对俄作战的骑兵总数已经超过了三十五万,而且都是马术精通的蒙古骑兵。
有这么强大的骑兵队伍掌握在手中,霍明根本不着急,直到库什金中将终於下达了分散突围的命令,他才将所有骑兵全都撒了出去,分路进行追击。失去了大部队的相互支援,以师为单位的俄军更加脆弱了。
为了加快逃命,他们放弃了一切可以放弃的东西,包括军毯、帐篷、行军锅,乃至於大炮和炮弹,全都被扔在了泥泞的荒原上。这些人只有一个念头,尽量减轻负重,加快向欧洲撤退的速度,他们可以跑不过新汉军的骑兵,但必须要跑得过自己的同伴。
新汉军在收拾同伴的时候,会大大延缓时间,让自己有更多机会逃回本土了。俄军军官们都存了这样的想法,却不知道自己已经丢失了唯一能威胁到新汉军的远程火炮。
在数量不低於俄军的骑兵面前,这些步兵的下场可想而知。每天不厌其烦的骑兵袭扰,空中的交替轰炸和侦察,每股俄军只要人数降低到一定程度,就立刻会被大队骑兵绞杀殆尽。
这样的工作一直持续到十月底,直到西伯利亚平原上飘起了雪花,蒙古骑兵们才收兵回到各个城市里越冬。而除了被俘的十万俄军之外,残存的不足四万俄军在库什金中将的率领下,已经被逼调转方向,逃往了北方针叶林带更为密集的区域。
那里能让他们暂时避开可怕的骑兵冲击,但他们也要忍受更低的温度。没有粮食补给,没有保温的庇护所,甚至连打猎的弹药和身上的棉衣都严重缺乏,他们注定难以熬过这个艰难的冬季。
欧洲的战事也告一段落,虽然条件艰苦了一些,但依靠蒙古百姓们源源不断送达的各类物资再加上有城市居住,让吴跃能守着伏尔加河一线,过上一个安安稳稳的冬天。
国内的气温要略高一些,但战事也不得不停止下来,毕竟华夏北方的冬季也很寒冷,两军只能沿着现有的防线对峙。
虽然只剩下了三省之地,但停战的消息还是让神经紧张的康熙长出一口气。他除了命令强化训练二十万练军新兵,加紧研制新式武器之外,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可想。只不过这些都是要花钱的,眼看着银子不断往外流,税收却在持续减少,清廷中大多数有识之士都很清楚,他们气数已尽了。
对於刘磊来说,这是具有战略意义的一年。五方联盟宣告破产,在五世达来举手投降,并承认了转世子虚乌有之后,格鲁派的形象一落千丈。
新汉军也没有让藏传佛教的另外三大派系上位主政,青藏高原开始形成了一种世俗政权体系,在新汉帝国培养的官吏管理下,三大教派保持了微妙平衡,更多只是成为精神信仰而不沾世俗的东西,这让僧侣的权力大大收缩了。
普及小学义务教育的工作始终在各地进行,青藏高原上也不例外,今后掌握了足够的科学文化知识,新一代将不会再迷信古老的教派,让它们真的只存在於精神寄托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