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军方的调整之外,政务方面也做了相应调整,国家的工业发展越来越好,底子也越来越厚,让陈永华有着足够的底气,发布各种建设任务。
春节刚过,尚书台就发布了新的工业建设方案,在五年内要在四川、福建、东北建立起三个重工业基地,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建立两个轻工业基地。这不仅仅是皇家财团的投资,帝国也将为其他工厂主提供优惠的政策,促进国内工业化发展。皇家财团甚至宣布新机械厂制造的蒸汽机开始对外出售,只要严格遵守对海外禁售的命令,各大工厂可以将生产转入蒸汽动力时代,全面拉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序幕。
为了给国家初步的工业化基础提供便利,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样被列为重点,尤其是八横八纵的铁路线被提上了日程。原本从海参崴到外蒙古的铁路线,被延长到了乌法,另外还规划了从西域通往中亚,以及从广州沿中南半岛直通到东吁王朝仰光港的铁路线,将整个国家都连接了起来。
这些大规模的工业和道路建设自然不是一蹴而就的,但按照尚书台发布的消息,工业区和主要铁路线将在五年内完成,为此国家将每年投入不少於五百万华元的建设资金。
这样大规模的建设资金,的确令政府各个部门都牟足了干劲,就连绣衣使也帮了一把忙。他们倒不是忙分配资源或者监督贪污之类的事情,而是在新占领的苏北、河南、云南各省发动百姓状告地主,将那些拥有大量土地的地主阶层全都变成有罪的。
刘磊是打一巴掌给个甜枣的,在这些地主被判有罪之后,他没有要求没收土地,而是下令由皇家财团以平价购买,并提供给他们建设工厂的管理人员和技术,让他们能够从地主转变为资本家。
利用这样的方式,刘磊得以迅速的将农业国改变为工业国。在掌控了土地之后,刘磊宣布建立大量农垦公司,将土地免费租给百姓们耕种,并大力推广优质粮种以提高产量,利用公司采取统购统销的方式,帮助农民赚更多的钱,并建立国家粮食储备库。
刘磊这样的做法现在看不出什么,确是为了后世打基础。他很清楚国家掌握土地的好处。只要土地不在私人手中,未来国家的基础建设就要简单得多,不会出现资本主义国家征地难的问题。
正是有超越时代的眼光,才让刘磊在执掌国家的时候,能够稳住方向,超前避开许多险滩。所谓细节决定成败,这是其他各国领导人都不可能学到的,康熙就是这样的例子。
以如今新汉帝国的强大,清国已经不放在他们的眼里,刘磊将更多的目光转向国外,准备在全世界掀起一场新的风暴了。就在他派人前往联络英国人,准备给荷兰东印度公司一点厉害看看的时候,多年不见的好友布鲁诺却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