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上下1心,帝国1统(1 / 2)

出了皇宫,干元车架直接返回秦王府。

虽然已经是摄政王,但是在登基之前,干元并不准备住在皇宫,那未免显得太猴急,也太没有格调了。

秦王府,就是将来的潜邸了。

相比清早上朝时,此时城中各处都已戒严,更有禁卫军骑马在街上来回巡视,空气中充斥着肃杀。

车架走到半道,禁卫军统领行布突然赶来汇报:“殿下,燕家已经清理干净了。”有左慈配合,燕家根本毫无反抗之力。

况且行布本人也已经是武神强者。

一个燕家,还真闹腾不起来。

“辛苦行布叔了,继续保持戒严。”眼下的神都依旧暗流涌动,马虎不得。

“殿下放心!”

行布目光温和而坚定。

他等这一天,已经等了十几年了。

…………

回到秦王府,干元立即召见长史刘道宁,“即刻给都护府发报。”

澹台梦歌研制的第一代通讯法螺虽然更为便捷,但是在远距离通讯上还是电台更方便一些,比之不及。

刘道宁立刻取出随身携带的小本本。

除了下令让薛仁贵率部侵袭烛龙国,干元还下令:“着李靖、萧何、李忠、郭嘉、裴矩、苏辙、宋慈等人,即刻进京,由紫月亲率禁卫师团护卫。”

毫无疑问,这些都将是新朝的肱骨之臣。

…………

翌日,宫变的消息就传遍神都上下。

那些世家大族自然是惶惶不可终日,但是神都百姓却是一片欢腾,为帝国即将迎来一位新主而欢呼雀跃。

更让人意外的是,

当天下午,东镜军团统领战天就公开宣布,东镜军团上下坚决服从摄政王干元之令。

但有差遣,在所不惜。

在第五磐石、杨林以及晋王干吉相继陨落之后,战天成了帝国原四大军团中唯一存续的军中巨擘。

他在帝中之威望,无人能出其右。

此时的战天不仅统领东镜军团,还在负责对楚王军的整编,他的这一番表态,无疑给干元上位又增加了一枚重要筹码。

随着战天表态,战家自然也就站到了干元这一边。

战魂却是无需再纠结了。

接下来几天,还在前线厮杀的北境军团、城卫军团以及燕王军,先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干元表达了忠诚。

可见,军方是乐见干元这样的强者上位的。

当然,战天这位军方巨擘的表率,也在其中起了不小的作用。

………

太华郡,魏王府。

略显昏暗的灯光下,敦亲王干恽静坐於案前。

案台上放着一封干元的亲笔密函,敦亲王已经看了不下五遍。

在信中,干元并没有叙说什么兄弟情谊,他只是将发生在神都的这一场皇位之争,冷冷静静、客客观观地叙述了一番。

干元相信,敦亲王会有独立决断。

跟着,干元就提出了整编魏王军的两个承诺。

其一,干元承诺,在魏王幽居宗人府期间,会挑选合适女子服侍,让魏王能够延绵子嗣,不至於让魏王一脉断绝。

其二,干元准备在新朝设立军机处,统揽帝机要务,承诺给敦亲王留一个军机大臣的空缺。

可见干元之诚意。

干元之所以花这么大的代价拉拢敦亲王,自有他的道理。

一则,客观上讲,魏王军的稳定与否,已经成了干元登基的最大障碍,也是帝国最大的不稳定因素。

必须给予坚决排除。

二则,干元深知,敦亲王干恽虽然辅佐魏王,但是他跟魏王有着本质不同。后者为了登基可以不择手段,甚至不惜将帝国拖入深渊。

敦亲王不同,

他还有着身为帝国皇子的使命感,并不愿帝国陷入四分五裂之中。

有此一点,才值得干元去拉拢。

灯光下,敦亲王干恽脸色变幻不定,这些天,随着帝国各部相继表态,他承受着外人难以想象的压力。

魏王军内部也是争吵不休。

有嚷着要杀进神都的,也有倾向於接受帝国整编的。

军队已经有不稳迹象。

“也罢,既然帝国即将重归一统,我又何苦逆潮流而上,去当那个恶人呢。”敦亲王心中一叹,终於是有了决断。

大势,不可逆啊。

五月十二日上午,敦亲王干恽终於公开表态,魏王军愿意接受摄政王之统领,随时可以接受整编。

这犹如投下一枚重磅炸弹。

加之原本就效忠於干元的钧天兵团跟炎天兵团,至此,帝国上下,所有的军队都已站到了干元一方。

掌握了军队的干元可谓定鼎大局,再没有什么人、什么势力,可以阻挡干元通往帝国皇位的道路。

世家集团也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