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7 章(1 / 2)

娘子,求验尸 十月海 3866 字 4个月前

纪婵无奈, 只好带两尊大神回家。

与当今同住一院, 孙氏母子、小马夫妇兴奋得一夜没睡好觉。

只有睡在西次间的少年和小小少年张着嘴, 打着轻鼾,睡得昏天黑地, 被人卖了都不知道。

第二天一早, 胖墩儿一睁眼, 发现他的枕头上多了好大一只脸,吓得一哆嗦,差点儿叫出声来。

纪祎刚坐起来, 比胖墩儿先看到司岂,立刻过来搂了搂小外甥, 小声道“司大人应该是半夜来的,咱们不要吵他。”

“哦, 小舅舅你看。”胖墩儿指了指司岂左脸上的一片淤青。

“嘘出去说。”纪祎给胖墩儿拿来衣裳。

舅甥俩穿上衣裳, 踮着脚尖走到门口,端着门轻轻地开, 出去后又轻轻合上了。

司岂也醒了, 但还是困,目送两只小老鼠钻出房门,又迷迷瞪瞪地睡了过去。

纪祎和胖墩儿去西稍间的净房时, 纪婵也起来了。

她比司岂和泰清帝睡得还要晚些,当然也想睡到自然醒,但有泰清帝这尊大佛压着,她躺不下。

锻炼就免了, 先张罗早饭。

一出门碰到了在院子里急得转圈的莫公公,她压低声音问“莫公公这是作甚”

莫公公道“皇上该起了呀。”

纪婵奇道“昨儿回来就后半夜了,晚些起来不是应该的吗”

莫公公摆摆手,“纪大人有所不知,按规矩,皇上这会儿该去御书房了。”

皇帝也不容易呀。

纪婵笑了笑,道“规矩死的人是活的,皇上年轻,觉多,让他睡个自然醒,就当放假了吧。”

“莫公公出去转转,溜达溜达,接接咱老百姓的地气,也感受一下人间的鲜活。”

“那怎么行,皇上还等着杂家伺候呢。”莫公公犹豫着,下意识地看看大门,眼里有了一丝向往。

他十五岁净身,在宫里十七八年,从小太监混到大太监,日日如履薄冰。

每当闲暇,他就会想起十岁以前跟他爹一起逛街的光景。

街头上的一碗馄饨,白胖宣软的大包子,热乎乎的羊汤,以及那些心无芥蒂的家常嗑,都是他曾反复忆起的遥不可及。

纪婵看得出他的渴望,推推他的肩膀,“皇上现在有周公伺候呢。你去吧,出了事有我兜着。”

“好。”莫公公感激地看了她一眼,轻手轻脚地朝二门去了。

两人说话声音不高,但早晨宁静,刚刚醒来的泰清帝听得一清二楚。

“这话说的,啧老气横秋的。”他翻了个身,“真是个善解人意的好女人,大气,博学,真真便宜师兄了。”

“唉朕的女人被师兄抢走了,心情不好,必须放个假了。”泰清帝闭上眼,长长的睫毛抖了抖,又睡了过去。

两位大人物是被水煮鱼的诱人的香味熏起来的。

好吃的就是命令,两人起床穿衣,飞快地洗脸刷牙,齐刷刷地坐到了饭厅里。

闫先生散了课,同两个学生一起走了进来,参见,跪拜,入座,正在聊诗文时,纪婵端着一只特大号的白瓷碗走了进来。

油汤里漂着一层红辣椒,雪白的鱼肉,黄色的豆芽,还有一粒粒饱满的花椒麻椒。

色香味俱全。

“水煮鱼来了哦,胖墩儿不要动。”纪婵小心翼翼地穿过外面一桌,进到里面,把碗放到一只烫着花纹的木垫上。

进菜口就在司岂和闫先生中间。

纪婵和司岂挨得近,两块鸡蛋大小的淤青格外显眼人没成为一对,淤青先成了一对。

泰清帝的视线在纪婵和司岂的脸上游移片刻,“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司岂知道他在笑什么,下意识地按按自己的脸,还挺疼的。

纪婵一起来就在忙,而胖墩儿吃完饭就去前院等闫先生了,才看见她的伤。

小家伙从椅子上跳下来,跑到纪婵身边,问道“你们昨天晚上做什么去了,为什么脸上都有伤”

虽然童言无忌,但于善于脑补的成年人来说,这句话可以有很多颜色。

“哈哈哈”泰清帝大笑起来。

司岂的脸红了。

纪婵呐呐,有外人和孩子在,仓促间,竟然不知如何解释。

胖墩儿又问“你们打架了”他防备地看向司岂,“我是我娘的儿子,我姓纪。”

泰清帝收了笑意,认真说道“胖墩儿放心,你肯定是你娘的儿子,谁都抢不走你。”

胖墩儿立刻问闫先生,“先生,皇上金口玉言,所以我爹就不能抢我了对吗”

闫先生点点头。

胖墩儿小大人似的拱了拱手,“多谢皇上。”然后又对司岂说道,“父亲,你都听见了吧。”

司岂笑“听见了。”没关系,你是你娘的,你娘将来定是我的。

纪婵把胖墩儿抱在怀里,说道“娘和你父亲昨晚确实打架去了,但抓的是坏人,这伤是坏人打的。”成年男女脸撞脸,在现代也是蛮尴尬的,更何况这个时代。

“原来是坏人打的呀。”胖墩儿拍拍小胸脯,松了口气,小手摸上纪婵的脸,仔细揉了揉。

泰清帝捂住了越咧越大的嘴。

司岂站起身,把自己的脸也送了过去,“胖墩儿冤枉爹爹了,是不是也该表示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