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1章 老将徐荣(1 / 2)

第751章 老将徐荣

“将士们,冲啊!都给我往上冲!”

负责指挥攻城的宋宪与魏续两名战将在阳平关下不断的纵马,指挥敢死队们都往上硬冲。

问题是,阳平关实在是太过於险峻了!

而且周围都是山峦,想要绕过根本不可能,而那窄窄的山峦,任你有千万兵马,想要大面积的铺平开来进攻根本就不可能。

天然地域本来就是难攻,再加上那城关修建的又高又险,实在是让那些长於征战的朝廷兵马有些无可奈何。

徐荣问道:“难道就一点方法都没了?”

如果段落错误请您稍后用主流浏览器访问(Chrome,Safari,Edge...)

你有再多的兵马,在这座关隘之前都施展不开,最多也就是几千人!

几千人往上生扑,说实话,想要打下来根本不可能……

“不瞒文和公,此事老夫着实是看不透的,可丞相居然派了贾公来此助阵,那就说明丞相对此时看得很是透彻。”

看徐荣的意思,似乎他有好的办法!

“徐将军,真是越来越睿智了,对丞相深有了解,丞相今日派老夫来,确实是有一件大事想与徐将军商议。”

贾诩笑着点了点头,说道:“正是如此,只是这样一来,就容易将徐将军置於一个危险的境地中了。”

刘俭冲着宋宪和魏续两个人伸了伸手。

阳平关的长度有限,大部分的兵马都只能在关外后面看着。

“想来他在诈降投靠到我军大营之后,就会认识到这一点。”

於是,就见贾诩将身体向前倾一倾,说道:“徐将军有何良策,不妨说给老夫听听。”

贾诩心中暗道:“我扭捏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你难道还不了解我吗?我生来就是这副脾气秉性……”

刘俭笑道:“报仇雪恨,乃至於此。”

这话一说出来,荀攸和贾诩也有所悟!

是啊,这个大营里,不是还有徐荣在吗?

相比於刘俭,徐荣可是实打实的杀害孙坚的凶手!

沮授在一旁说道:“正是如此,丞相乃是天下支柱,更是三军之胆,丞相的大寨之边必然会布满了无数的精兵悍将,保卫丞相的安全。”

这样的老人物,能够揣摩出刘俭的心思,完全是在贾诩意料之中的。

以大汉朝目前的国力而言,想要在地方制造投石机,完全不成问题,材料哪里都能找得到,关键还是在於技术以及精准的调试。

“文和,针对此事,难道你就没有什么意见吗?”

“若是如此,只怕一下子就会让对方看出弊端。”

日落时分,宋宪和魏续返回到了刘俭的帅帐之中。

“只是我觉得他们未必能够如愿。”

“既然有想法,何不赶快说来,这帅帐中也没有外人,何必做扭捏之态。”

“有。”

贾诩说道:“不错,正是如此,徐将军当年与张合、徐晃共同击杀孙坚,声名远播,但也为您带来了敌人,那孙文台的儿子孙策乃是一只猛虎。”

徐荣随即说道:“既然如此,那就有劳贾公对我仔细陈明个中诸事了。”

稍后,就见他冲着贾诩拱手说道:“丞相想让我如何做呢?”

别的不说,每一次刘俭出兵,徐荣都在替他镇守大后方,特别是当年在河北之时,作为刘俭大本营的邺城,一直都被徐荣守护的固若金汤,从无所失。

贾诩说道:“以丞相的角度,自是想要将计就计,借此机会将孙策从阳平关那引出来,然后对他们一举歼灭。”

徐荣听完之后,沉默不语,随后便见他捋着自己的胡须,开始认真思虑此事。

……

这些年来,刘俭虽然没有给徐荣太多建功立业的机会,但最重要的任务,他都交给徐荣去做。

就这么拉大锯扯大锯的攻关……

“丞相啊,其实既想要黄盖和孙策动手,同时又能够保证丞相安全,此事很是简单。”

贾诩闻言奇道:“徐将军也认为,黄盖此番前来投降,乃是诈降也?”

刘俭看向一旁的贾诩、和荀攸、沮授三人,说道:“如今我已连续攻关数日,关内人心惶惶,想来也是那黄盖使出计谋的时候了,这几日三位可思量出了,黄盖是打算用什么办法来取我的人头吗?”

荀攸想了一想,还真就是这么回事儿。

徐荣笑呵呵的请贾诩坐下,一面命人端上了茶水,一面向贾诩问道。

随后便见宋宪和魏续两个人下去了。

但偏偏又没有什么方法能够帮助前面的敢死队,他们只能是焦虑的等待前方的兵马往上进攻,失败或是战死……随后,再继续往上去协助填补他们……

“诺!”

这些霹雳车承载着可以燃烧的火球,轰击在城头上,虽然对城头的敌军并没有造成过大的伤亡,但是对於阳平关内的士兵们的影响着实是巨大的。

“贾公啊,依你之见,以孙策如今的兵力,想要打败丞相,需要依靠什么呢?”

刘俭对贾诩再了解不过,他一定是想到了什么,但是当着另外两个人的面,又不愿争他们的风头,故而一时之间没有说。

“贾公今日来找徐某,莫不是丞相那边有什么事想要吩咐?”

沮授摇了摇头,说道:“如此似乎有所不妥,毕竟丞相乃是天下支柱,兵马少了,岂不是让对方觉得我们是故意在引诱他们?”

随后就听贾诩将刘俭让他来的事情,还有他们刚才所商议出来的结果,对徐荣详细的说了一遍。

贾诩来见徐荣,两个人都是年纪不小了,而且还都是边郡出身,久在刘俭麾下,不过这两个人平日里还真就是没有什么交集。

……

“此事若成,徐将军就是拿下益州的第一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