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安排挺合适的,姜丽云打算接下来的时间里,每天都去看报纸,了解国家大事,还有他们这里发生的种种事情。
这个时代每个地方的政策都不太一样,了解地方政策是有必要的。
卖煎饺这事儿已经走上正轨,因为是全家出动一起干,虽然需要早起,但并不累。
吃过晚饭,姜丽云还有闲心辅导姜丽雨做作业。
他们家兄妹四个,姜丽雨的脑子是最拐不过弯来的,但她不怕苦不怕累,做事非常认真,愿意跟数学题死磕几个小时。
只是学了这么久还学不好,着实让人焦躁。
姜丽云辅导了一会儿,就有点佩服冯易了。
辅导作业真的很烦人冯易上辈子到底哪来的耐心,愿意十年如一日地辅导她那个白眼狼儿子
姜丽云正打算放弃,就见姜利海背着两口锅回来了。
“哥你回来了”姜丽云笑着迎上去“你把锅给我吧,我去开锅。对了丽雨有数学题想不明白,你去教教她。”
姜利海对上姜丽云的笑脸,受宠若惊。
他这个妹妹,已经很久没对他这么热情了
原来帮忙背两口锅,就能让他妹妹对他好一些
以后有机会,他一定多帮妹妹干活
姜利海这么想着,坐到姜丽雨面前,给姜丽雨讲题。
小学的题真的太简单了姜利海看了一眼,就已经算出答案,信心满满地给姜丽雨讲起来。
姜丽雨茫然地看着姜利海。
姜利海对上小妹茫然的目光,也茫然了。
今天,姜丽雨的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五道差不多类型的应用题,姜丽雨把它们抄在本子上带回家做。
之前姜丽云已经给她讲了两题,但第三题她还是拐不过弯来不会做。
现在姜利海给她讲了第三题,第四题她还是不会。
姜利海忍不住问自己父母“爸妈,丽雨平常考试都考几分”
“丽雨语文每次都考八十几分,字写得也好heihei吴小春有些得意。
数学呢姜利海问。
吴小春道数学也有七十几分比隔壁冯笑笑考得好。
冯笑笑是周巧霞嫁给冯老头之后生的小女儿1010,比姜丽云大一岁,但两人读书的时候一个年级。
姜利海“”他和姜丽萍姜丽云读书的时候,都考九十几数学更是常常拿一百分
姜丽雨现在才三年级,三年级
姜利海突然想到,姜丽雨出生的时候,脑袋是尖的。
医生说是生产的时候被夹的没什么事情,但现在想想姜丽雨的脑袋该不会出生的时候被夹坏了吧
姜利海这天在家里教了姜丽雨很久,等冯易剁完肉,才跟冯易一起,去姜有文家睡觉。
这期间,姜丽云把让他帮忙买面粉的事情说了,还让他去了城里多看看,看有没有别的能挣钱的门路。
姜利海认真听了,然后又担忧起来,在稻草铺的床上辗转反侧。
大城市的人他一个都不认识,要怎么去跟人换粮票
换了粮票买粮食回来,别人会不会说他
这是投机倒把吧
那些大城市的人,会不会觉得他是个穷酸
姜利海想着各种事情,隔壁冯易倒是睡得特别好。
姜利海“”有他妹妹在,冯易都不用发愁结婚的钱,太幸福了
接下来几天,姜利海按照姜丽云的要求从砖瓦厂买了一些砖头,找厂里的拖拉机拉回来,此外,他还用担子,把砖瓦厂那些不能往外卖的碎砖头挑回家。
他累得要死要活,都没空发愁跟船去大城市的事情了。
等终于轮到跟船出去,他还松了一口气终于不用往家里挑砖头了
也是这个时候,姜利海盖房子的地基批下来了。
给姜利海盖房子这件事,其实该姜瘸子夫妇操心,但他们有点靠不住。
姜丽云本打算等姜利海回来,让姜利海自个儿去干,结果冯易主动请缨,说是要帮姜利海盖房子。
“丽云姐,盖房子的事情交给我吧,下午我没什么事情,可以去盯着。”冯易一脸的跃跃欲试。
“你下午还是休息一下比较好。”
“刚吃过饭的时候,泥瓦匠本来就是不干活的,我可以休息一下,等下午一两点再过去盯着刚刚好”
冯易的精力是真的好
但仔细想想,冯易这个年纪,放现代那就是刚上大学。
这年纪的人,通宵了一晚上,第二天还能去上学。
姜丽云道“你既然愿意,就去帮忙吧。”
这样的事情,让冯易去干干,对冯易是有好处的。
不管男孩女孩,如果家长什么都不让他干,那他最后就什么都不会干。
但要是放开手让他去干,让他去承担责任,他就能慢慢成长起来了。
盖房子挺麻烦的,冯易能从中学到不少东西。
等这房子盖好,姜瘸子夫妇和姜利海,还要承冯易的情。
“我愿意”冯易道。
他要好好盖姜利海的房子,这样到了他自己这里,他就能盖个更好的房子了
这时候的农村盖房子,泥瓦匠其实是个“技术员”,他要做的,就是拉线确定墙体位置,告诉别人怎么挖地基怎么拌水泥,以及做一些盖房子过程中难度比较大的工作。
一般来讲,盖房子请一个泥瓦匠就可以了。
当然,盖房子过程中肯定是需要其他人帮忙的,一般来讲都是请亲朋好友来干,如果请不到亲朋好友,那就花钱请“小工”。
总之,盖房子在这时候不算难,但1995年往后,他们这里的人盖房子就讲究多了,再不是一个泥瓦匠就能搞定的。
冯易趁着下午有空请来泥瓦匠,然后就热火朝天地干起来。
到这时候,姜瘸子夫妇已经觉得他哪儿哪儿都好了,就连隔壁姜二叔晚上吃完晚饭溜达过来,也对姜丽云道“丽云,你眼光比你姐姐好多了”
姜丽云转头就把姜二叔说的话,添油加醋告诉了冯易。
那之后,冯易看到姜二叔就笑,还一口一个“二叔”,搞得姜二叔对他越来越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