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3 章 见面(1 / 2)

八零之从摆摊开始 决绝 11071 字 4个月前

周重诚特地在过年前几天回家乡,就是想在家乡过年。

儿时的记忆,他很多都已经记不清了,但他记得他的家乡是怎么过年的,记得当时他家里,有多么热闹。

他家很有钱,平常家里就请了长工,过年的时候忙不过来,还会再请几个短工。

除夕那天一大早,家里的长工短工就忙起来了,杀鸡、炖肉、祭祖

那一天,他家里一直都飘散着肉香。

他家的一个长工是从江北逃难来的,会做一些他们这里的人不做的饭菜,比如说炸肉丸。

那肉丸子每个都有鸡蛋大小,做好之后下油锅炸,要吃了再红烧

他家的厨子还会做宴球,他最喜欢里面的鱼圆。

还有糖醋鱼、红烧羊肉、大蒜烧黄鳝

这都是他记忆里的味道,他念念不忘很多年。

这些年,他试图让自己在台岛的厨子制作自己记忆里的美味,但那个厨子一直做不出他想要的味道。

现在他回来了,但他记忆里那些给他做美食的人,怕是都已经作古。

汽车停在炉同乡乡政府所在的地方。

有些小路车子过不去,停在这里是最好的。

而车子刚停下,就有一些孩子围过来看热闹。

这可是小轿车

这年头汽车少见,村里的孩子就喜欢坐在大马路边,看来来往往的汽车。

现在有一辆小汽车停到家附近,他们肯定要过来看看。

不过他们不敢靠太近,一般坐这样的小汽车来他们这里的,都是领导。

周重诚看着那些被晒得黝黑,鼻子下面留着两管鼻涕,脸上裂出红血丝,指甲里全是泥土的小孩子,心情有些复杂。

按照他好友所说,他的妻儿会出事,是因为同乡告密。

他还知道,前些年大陆对他们这样的人充满敌意。

他并不打算跟这里的人多接触,下车之后,就跟着提前来这里安排过的秘书一起往前走。

炉同跟他记忆里相比,已经大变样了,周重诚戴着帽子,围着围巾,遮掩住自己的相貌,在司机和保镖的簇拥下,跟着秘书往前走,很快就来到了他的老宅。

他家房子的围墙已经被扒了。

当年恰逢乱世,有土匪四处流窜,以劫掠为生。大户人家为了避免不被抢劫,就都会把围墙盖得很高,他家也不例外。

而现在,这围墙被拆得干干净净,建围墙的砖瓦,怕是已经另作他用。

而他家的房子都被改建过,有些里面堆放着杂物,有些里面住着人,门口的房间更是被改成了小卖部。

今天是除夕,一些孩子正在买炮仗,买了就在店门口玩,噼里啪啦一阵响。

周重诚盯着那房子看了许久,才继续往前走。

他家的房子已经不属于他了,他家以前的地,也都被分给了别人

幸好,

按照他长子所说,他父母妻儿的坟墓都还在,是他家一个长工的儿子护住的。

周重诚去了那个长工的儿子家里。

本作者决绝提醒您八零之从摆摊开始第一时间在更新记住

对方家刚盖了两层的红砖小楼,这房子在村里不算差了,对他来说却非常简陋。

他刚进门,就看到了被挂在墙上的自己父母的遗像,顿时红了眼眶,紧跟着,他又看到了长工的儿子,当初曾和他一起玩过的,他的儿时玩伴。

这人叫沈大河,他出生的时候他父母去找人给他算了命,算命先生说他五行缺水,他父母就管他叫大河。

周重诚很小就去私塾读书了,沈大河比他大两岁,会送他上下学,每到中午,还会给他送饭。

这是周重诚印象比较深的人了。

沈大河只比周重诚大两岁,看着却像是比周重诚大了二十岁。

他脸上有着深深的皱纹,背整个都是弯的,哪怕已经拄着拐杖走路,看着依旧不太稳当。

周重诚的眼睛愈发酸涩。

沈大河也哽咽了“少爷”

周重诚在沈家坐了很久,和沈大河聊天。

他们聊年少时的种种,也聊分开的这四十几年。

沈大河还带着周重诚去看了周重诚父母,还有周重诚妻儿的坟墓。

周重诚之前虽然眼眶发酸,但并没有真的落泪,但等他来到坟前,却再也克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顾不得泥地很脏,周重诚跪在地上,泣不成声。

沈大河跪在旁边,也哭个不停。

周重诚在晚饭前,带着自己父母的遗照离开了沈家。

今天到底是除夕,他不好赖在沈家破坏沈家的团圆日子。

给沈大河一家留下一些钱之后,周重诚去了附近县城,秘书安排好的房子居住。

到了住处,他拿出自己父母的照片和自己妻子早年寄给他的,他妻子和儿子的合照看,看着看着,又哭了一场。

他这次之所以独自过来,也是想好好怀念曾经的那些人。

他现在的妻子不喜欢他提前妻和他的第一个孩子,他那些子女更是对他的从前不怎么了解。

他没办法跟人说这些事情,只能独自怀念。

他和前妻的感情不算深,但对方是一个温柔美丽的女人,他还是很喜欢对方的。

他那个早逝的孩子更是自幼聪颖。

他现在的二个孩子,从小锦衣玉食从未吃过一点苦,他的第一个孩子,却小小年纪就命丧黄泉。

周重诚又哭起来。

与此同时,他的秘书却出去见了周思故。

“周总没发现有什么不对,就是情绪一直不好,现在在房间里哭。”秘书把周重诚的事情告诉了周思故。

周重诚都已经七十岁了,他迟早把公司给儿子在周思故的不懈努力之下,秘书早早地,就倒向了周思故。

“我知道了,你看着点我父亲,劝劝他,让他别哭太久,”周思故一脸温和,“哭多了伤身

。”

秘书叹气“周总不让我们进去,说是要一个人静一静。

两人聊了几句才分开。

等秘书走后,周思故的脸色瞬间沉了下去。

老头子竟然还一个人哭

他就这么重视他前面的老婆孩子

他一定不能让那个冯易跟老头子相认

周思故本就不喜欢冯易,现在更不喜欢了,对自己的父亲,也诸多怪怨。

另一边,沈大河家中。

在周重诚离开后,沈大河就一直长吁短叹。

周重诚以为自己的妻儿四十多年前就已经去世,但他知道不是的。

少夫人和小少爷死了也就二十多年,小少爷甚至留下了一个孩子。

但他不能说。

“爸,大过年的,你别叹气了行不行晦气”沈大河的儿子道。

沈大河看着儿子,又叹了一口气。

他骗周重诚,就是为了儿子和孙子。

二年前,周思故找到他,给他的儿子和孙子安排了工作,他们一家,也就上了周思故的船。

他不能把冯易的事情告诉周重诚。

沈大河对周重诚这个他曾经的少爷,其实并没有太多情谊,他甚至是不太喜欢这个少爷的。

在他小时候,少爷惹事他挨打,他没得读书却要送少爷去上学,遇到泥坑什么的,他还要背着少爷走。

那会儿他多馋肉啊,却没得吃,他这个少爷呢他给少爷送的饭,顿顿有荤菜。

当年他还小,没什么想法,但后来知道人人平等,却不忿起来。

只是他不喜欢少爷,对少夫人却是喜欢的。

当初他们家日子过得不好,少夫人还接济过他们。

还有小少爷,他小小年纪就跟他们一起下地,多好的一个人啊

小少爷去世后,他甚至给周巧霞送过东西,就怕周巧霞对小少爷的孩子不好。

不过后来周巧霞带着孩子改嫁,他就再没见过那个孩子了。

两地离得太远了。

更何况,他家里人是不乐意他去照顾别人的。

沈大河的儿子见沈大河这么一副样子,翻了个白眼不搭理沈大河了。

周重诚一家都是资本家,他不明白自己父亲为什么要把人家当个宝。

明明他父亲平日里,也会说当年周家对他多么不好

当然他并不讨厌周思故。虽然他也是资本家,但他给他和他儿子都安排了工作,他们非常感激他。

沈家人正说着话,有人来他们家串门了。

来的是沈家的邻居,看到沈家餐桌上的大鱼大肉,他们羡慕不已“老沈,你儿子发达了啊,竟然买这么多好吃的”

“杀鸡不算,你们竟然还买了鸭子。”

“这鱼个头真大”

“现在的虾很贵的吧你们竟然还买虾吃”

沈大河对上邻居羡慕的目光,心中升起一股满足感来,都没那么伤心了。

这时候,沈家的邻居又问“沈老头,之前来你家的人是谁看着就气派。”

“听说他们是坐小轿车来的,不是一般人吧”

“那些人跟电影里的人似的,我都不敢去跟他们打招呼。”

沈大河的儿子见这些人问起周重诚,有些担心,唯恐沈大河说出不该说的话。

但沈大河一句不该说的话都没有说“那是我儿子的老板,趁着过年来慰问员工的。”

“老沈,你儿子出息了啊”

“你孙子也出息,他们都在大城市工作吧”

“你家的日子,这是越来越好了。”

“你孙女年纪也不小了,我有个侄子”

沈大河不再唉声叹气,他满脸笑容,跟邻居聊起来。

沈大河的儿子孙子见状,松了一口气。

炉同这边在过年,上海当然也一样。

切尔斯汉堡店关门之后,大家就各自回去了。

姜丽云给店里的服务员租的,是巷子里的一间平房,这房子的顶上加盖了一个阁楼,所以其实有上下两层加起来一百多个平方。

她将之重新装修加固了一下,又在里面放了上下床,布局做得跟学校宿舍差不多,这些女孩子都住在这里。

她们回到住处,第一时间就拆开姜丽云给的红包“有六百”

“好多”

“真的好多”

几人开心极了。

一月份的工资之前就已经发给她们了,这六百是二月份半个月的工资,加上年终奖。

对有些人来说,六百不算多,但对她们这些出生农村的姑娘来说,六百真的很多。

“不回家过年是值得的,这么多钱”

“就是啊,我再赚点,我家就能盖房子了。”

“你傻啊,自己赚的钱全给家里。”

“就是,我跟我爸妈说我在厂里上班,一个月包吃住工资一百五。我现在每个月给他们一百,他们已经乐开花了。”

这些女生出来打工,基本上都会给家里钱。

不过有些人给的多,有些人给的少。

还有特别实诚的,会把钱全给家里。

这会儿,那个把钱全给家里的人因为被人说傻,有点不服气“你们一个个的,肚子里全是小心思,我可不能学你们”

说完,她就不搭理那些人了。

剩下那些姑娘面面相觑,都有些无语,又忍不住叹气。

其实还在培训的时候,姜丽云就提点过她们,让她们不要跟家里人说自己的真实收入,要为自己打算。

她们大部分人都听了。有些人家里非常困难,都没有把钱全给家里。

那姑娘很清楚,她家里是没办法

给她帮助的,将来的话,她想自己去买套房子住。

但也有人不听,这个把钱全给家里的人,就觉得姜丽云满心算计,不是什么好女人

只能说她的父母,把她“教”得太好了。

也不知道她以后会怎么样

人要是不为自己打算,是会吃亏的。

众人不再谈钱,开始聊年夜饭。

姜丽云之前买了很多食材,送了她们一些,那些食材,已经足够她们做一顿丰盛的年夜饭了。

这些女孩子都是做过饭的,不过厨艺都一般。

农村出生的她们家里缺油少盐的,又哪有机会练厨艺

她们有些人,以前家里都没有买过味精,熬了一罐猪油,也宝贝一样放柜子里藏着。

说起猪油之前那些回家过年的女生,她们一起凑钱,在上海买了很多肥肉,然后熬成猪油装好之后,带回家了。

猪油可是好东西

大概有一半的人回家去了,她们住的地方也就宽敞了很多。

她们将姜丽云给的鸡鸭还有猪肉都收拾出来放进锅里炖,肉香就弥漫在小小的房子里。

“现在的日子过得真好。”

“可以敞开吃肉真的太好了”

“在家的时候做了肉,我爸妈都不让我多吃,现在我可以吃菜吃到饱”

“以前真的我先吃菜再吃饭,都被我爸训了一顿,他觉得应该先吃饭再吃菜”

“今天晚上我不吃饭了”

她们房子里没有桌子,她们就把四四方方的凳子拼在一起,然后将做好的菜放在上面,大家围着一起吃这凳子旁边就是她们的床铺了,可以坐在床上吃。

吃年夜饭的时候,大家又聊起了姜丽云“姜店长真让人羡慕,长得漂亮还有能力。”

“她男朋友还是大学生”

“人跟人就是不一样的。”

“对了,姜店长不是订了报纸吗之前她看报纸的时候看到浦东开发的事情,跟我说她要去浦东买房子,让我也去买。”

“不是说那地方很荒凉吗买来干什么”

“有个自己的房子,总归是好事。”

不是所有人都想买房子的,但这些年轻的女孩子,都不免想了想买房子的好处。

如果她们有个自己的房子

另一边,h大。

h大的寒假,食堂是不开门的,但是留了个小厨房,给那些住校不回去的学生自己做饭吃。

这些学生平日里合伙做饭吃,今天是除夕,也合伙做年夜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