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选择(1 / 2)

国手级医女 十月海 3962 字 4个月前

夫妇二人配合默契, 一个带孩子,另一个洗漱、换衣裳,不到一刻钟就收拾齐整, 闲闲适适地出了门。

差不多卯时刚过, 天刚蒙蒙亮,清新的空气中沾染了烟火气, 虽不清新, 却也是熟悉的味道。

大门二门都开了,一家三口出去时, 恰好碰到李嬷嬷从二门里面出来。

李嬷嬷小碎步追上来,“云大夫,你们这是去哪儿啊”

云禧道“我们想出去看看日出。”

“日出, 那有什么好看的”李嬷嬷不解, “云大夫稍等,老奴去禀报太后娘娘。”

说完,她转身走了。

季昀松问“你要看日出”

豆豆煞有介事地点点头, “日哭。”

云禧噗嗤一笑,“其实也不是特意, 就是时间赶上了而已。”

这个时代的人大多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煞有介事地看日出,显得有些中二。

但太后娘娘不一样,她未进宫之前,一直被禁锢在后院,进宫之后,则一直生活在深宫。

总的来说,她跟现代生活在大城市中的人大同小异,不会特意看日出, 也经常看不到日出,所以对日出的期待也跟宫女嬷嬷们不一样。

一家三口稍稍站了一会儿,小果子和王铁柱就来了。

又过片刻,郑太后扶着两个嬷嬷走了出来,后面还跟着不情不愿的婉仪公主。

李嬷嬷道“娘娘口谕,不必跪了,再跪天就大亮了。”

云禧便不跪了,笑着迎了两步,“太后娘娘怎么想起看日出了”

大青妇女不裹小脚,郑太后虽然扶着人,但步履稳健,身上披着一件领口袖口装饰着出风毛的裘皮大氅,富贵逼人。

她说道“哀家上一次看见太阳出来,还是跟先皇在潜邸的时候呢。多少年过去了,哀家已经不记得日出是什么样子了。”

云禧道“今天有云,但又不算多,应该很好看。”

郑太后有些神往,“托你的福,但愿如此。”她看向小豆豆,“山里天气冷,尤其是早上,诶哟,这小人儿精致啊”

云禧给豆豆裹了件姜黄色的棉斗篷,斗篷上有帽子,帽子上缝了两只兔子耳朵,带在脑袋上又俏皮又可爱。

豆豆“哈哈”一笑,转身趴到云禧怀里去了。

郑太后拍拍他的小屁股,“瞧瞧,他还知道不好意思了。”

云禧笑着说道“这孩子时而明白,时而不明白,若是冲撞了太后娘娘,还请原谅民女无心之罪。”她先打个预防针,以免小定时炸弹发生爆炸,连累了大家。

郑太后道“小孩子都这样,你不要太紧张。”

一行人说着话,出了行宫,然后右转,沿着宽宽的青石板路上山丘陵。

转过一道弯,再绕过一大片树丛,山顶就近在眼前了。

太后娘娘指着山顶上的一群人问道“中间的是皇上吧。”

光线不亮,不到近前看不清爽。

李嬷嬷打量片刻,说道“身形很像。”

山上的人也看到了他们,立刻呼啦啦迎了下来,走在中间的果然是皇上。

“母后怎么也来了”嘉元帝殷殷地扶住了郑太后。

“云大夫说要看日出,哀家就跟着来了。”郑太后说道。

嘉元帝凉飕飕地看了云禧一眼。

云禧觉得很冤枉,心道,分明是你老人家自己要跟上来的,跟我有什么关系

事实如此,可话不能那么说。

她说道“启禀皇上,太后一直坚持活动身体,爬这座矮山不成问题。另外,日出时分风景格外壮美,这也是此番出行的意义所在。”

郑太后不高兴地说道“怎么,哀家还扰了你的雅兴不成”

嘉元帝赶紧赔了个笑脸,“那哪能呢跟母后一起看日出,是儿子的荣幸。”

片刻后,一行人登上了山顶上面有一处观景台,四周有木桩做围栏,平坦且安全。

凭栏远望。

视线穿过一大片田野,再越过京城的繁华,与地平线交接

很快的,那里有几道轻云先红了,随后一道浓云边镶嵌了金色的边。

一个红彤彤的煎蛋露出小半个头,光线愈加明亮了。

西北风吹着大片的云朝天际滚滚而去,瞬间染上万道霞光

郑太后感慨道“确实很美,让人心胸开阔。”

嘉元帝负手而立,颔首道“去年刚到这儿老天爷就开始下雨,儿子在行宫里住了三天,这次天公作美,儿子这是托了母后的福啊。”

“微臣给太后娘娘请安。”几个老臣一起过来了。

云禧和季昀松带着孩子让到了一边。

季昀松道“驸马爷也在。”他往四周看一眼,又道,“他带画具上来的。”

云禧也看见了。

云文洛画了一幅山水画,构图不错,色彩浓烈,颇有写实的意思。

“啊”豆豆指着画,身子使劲往下够,意思是要靠近了去看。

云禧抱紧他,在包子脸上亲了一口,“豆豆乖,娘回去就给你买画纸和颜料,咱回家去画,好不好”

“不好。”豆豆说得非常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