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第 132 章(1 / 2)

宋玉章 冻感超人 4405 字 4个月前

异议的人毫无意外地超过了三分之一。

公开异议, 没有十全的把握,没有人会这样站出来挑战一个未来可能担任商会主席的人物。

这不是异议,这是宣战。

老主席捏了捏鼻梁, 他摘下眼镜,无声地轻叹了口气,“既然这样,按照规定, 今日选举下届主席之事便作废了,延后再议。”

“散会吧。”

老主席一离场,会场之中的哗然之声便有些收不住了。

一波一波的议论声袭来, 宋玉章偏过脸对聂饮冰道“走吧。”

聂饮冰微一点头, 两人一齐往礼堂外走去, 其余的反对票人选也跟着两人鱼贯而出。

出去的时候正是大中午, 冬日暖阳洒向头顶,柔和、温暖, 犹如一双温柔的手掌抚过头顶,宋玉章回头,他身后有百人亦步亦趋地追随,见他停顿,便也停顿。

人群之后是一片空旷如人口的门, 门里会涌出怎样的猛兽, 宋玉章拭目以待。

宋玉章和聂饮冰坐同一辆车回聂家。

一到聂家,聂青云就上来迎了, “怎么样”

“选举延后了。”

“只是延后”聂青云道,“那谈了吗”

“还没有。”

聂青云深吸了口气, “也好, 等他来找我们谈吧。”

聂饮冰沉默听着, 对聂青云和宋玉章的意图隐约有所察觉,眉心微微蹙起,没有说话。

宋玉章去看了看聂伯年,聂伯年虽然出院了,但脸色看上去还是不健康,理发师傅给他剪短了一点头发,在外力上为聂伯年强行带来了一些精神,只是宋玉章看着,却觉得这精神的短发显得聂伯年的虚弱更叫人心惊了。

大中午的,聂伯年就犯了困,没说几句话,眼皮就开始打架,宋玉章抱他上了床,让他好好睡下。

书房内,聂饮冰罕见地发表了自己的意见,“这样太冒险了。”

宋玉章同聂饮冰接触的时间长了,渐渐也明白聂饮冰只吃亏在一张嘴上,心思未必就有多浅薄。

“不冒险,怎么得利”

“不怕报复”

宋玉章从口袋里取了烟,火机“啪”地一点,他吸了口烟,淡淡道“就怕他不报复。”

孟庭静从礼堂出来回孟宅,路途走到一半,他叫司机换了方向改去了码头。

码头的办公室内存不住热气,冷冰冰的,孟庭静坐在冰冷的办公室里思考,什么都不干,纯粹就只是思考,冷静的、跳脱出急怒的思考。

宋玉章,不是第一次同他作对,也不是头一个同他作对的人,可他的确从来没有真正将宋玉章当作是对手。

孟庭静开始审视宋玉章,以一种新鲜的从前完全不曾有过的角度。

沈成铎。

孟庭静的脑海里忽然跳出了这个名字。

这是个挺上不了台面的人,孟庭静一直对他很看不上,认为他粗俗下流,行为不堪。

然而宋玉章将他招到了麾下。

孟庭静并没有在意这个他看不上眼的人的去处。

然后,是廖天东。

此人贪婪狡猾,色厉内荏,见风使舵,是个有奶便是娘的王八蛋,只要出够了筹码,谁都能收买,所以廖天东的倒戈也不足为奇。

铁路、债券这些事务,不知怎么,经由宋玉章的手做出来,便让他感到特别的不以为意,总有一种被小猫抓了之后的看戏之感他倒要看看他还有什么小花招。

孟庭静忽而醍醐灌顶,原来他一直都将宋玉章放在了那样一个位置。

从小到大,他都天然地习惯性地俯视任何人,因为觉得这些人全都不配,没有哪一个地方比他强。

这种俯视刻在了他的骨子里,以至于当他用俯视的态度去看待宋玉章时,他自己都丝毫没有察觉。

这种东西,别人提醒了也没用,非得自己参透才行。

自己参透自己,是对自己灵魂的一次活扒皮,硬生生地将自己最本质的部分鲜血淋漓地抽出来品茗,好与坏,都自己受。

如同世间所有的得道高人一样,孟庭静在冷而空的办公室内一念灵通大彻大悟。

醒悟了之后,孟庭静反躬自省,认为怪不得宋玉章总要跟他吵,吵又吵不出结果,原来是两个人没想到一块儿去。

宋玉章总是怪他为什么要叫他低头,他呢,固执地想要宋玉章的那么一点偏爱,牛头不对马嘴,怎么可能有结果

孟庭静笑了笑,他想他终于参透了,那么,他就先来改正自己的态度吧,认认真真地、平等地、完全地将宋玉章放在与他齐平的位置去看待吧。

孟庭静正视了宋玉章,在联合会结束的第二天,便展开了对以宋聂两家为首的所有投反对票的商铺无差别的报复。

商场如战场,钱是子弹,人脉是枪炮,孟庭静弹药充足,冷静而又残酷地对这些反对者进行了扫射。

首当其冲的就是沈成铎。

这位最初的背叛者,孟庭静很念旧地将他作为头一号的打击报复对象,下手是尤其的狠。

沈成铎遭受了这无妄之灾,一开始还想不明白自己到底是得罪了谁,后来知道了是孟庭静下的手后,他就老老实实地不再去找门路了。

如今在海洲,孟庭静一手遮天,谁也不是他的对手,与其反抗惹火了他,不如就受着吧,总不会把人弄死。

沈成铎在心中自我安慰,然而还是恨得咬牙切齿,他一直没忘那一巴掌,想着有朝一日等他飞黄腾达了要将那一巴掌结结实实地还回去,可这有朝一日虚无缥缈,简直是此生无望,不免叫他心灰意冷。

孟庭静实在是太强大太难以战胜了,沈成铎看来看去,几乎都找不出他有什么弱点。

与此同时,宋氏银行也不好过,上头一波接一波的人来查账,现在银行的账倒是不怕查,只是这样来回折腾,也叫人心力交瘁。

其余的私人银行也是一样,每天应付查账便要耗费许多的心力,还要分出人手向宋玉章求援。

他们之所以敢跟着宋玉章在大礼堂里一个个站起来“提出异议”,可都是指望着宋玉章所许诺的好处。

宋玉章派人过去安抚,同时也帮忙应付查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