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献廷不无羡慕得叹了口气:“扶摇兄有事情做了,我却毫无目的。”
“那也未必。”刘磊笑道:“如今虽然已经有了万国坤舆全图,却不甚准确。刘兄大可以勘察地理为目标,更何况光是看遍山脉河川用处不大,更重要的是勘察地下矿藏,这对国家的未来大有裨益。”
“哦?”刘献廷点了点头:“只不过这地图绘制太过艰难,要准确恐怕难啊。”
“我却有个办法。”刘磊笑着将当年初中地理课上学习的投影法和经纬画图法介绍了一遍,听得刘献廷连连点头:“好,好啊。”
刘磊笑道:“无论是杂交水稻,还是堪舆世界都非一个人所能完成的工作。我希望两位在进行各自研究的同时,在九龙江书院培养学生。”
“这会不会影响到实际的研究?”陈淏之有些担心。
刘磊摆摆手:“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了足够志同道合的帮手,工作才能水到渠成效率倍增。何况你们教学的同时也不用耽误嘛,这两门学问与其他不同,都是要实践的。你们可有边研究边教学啊,陈兄可有在学院内开辟种植园,带着学生们一起研究杂交水稻。也不光是杂交水稻,培育各种作物良种都是可行的。”
说到这里刘磊又看向刘献廷:“刘兄也没问题啊,待到你的学生稍有基础,可有带着他们外出勘测探矿嘛,一切费用都将由书院承担,刘兄又何乐而不为?”
“好啊,如此我二人便留下来,还请大人多多关照。”陈淏之和刘献廷闻言立刻表示愿意在九龙江书院任教。两人本就心向前明,无意於在满清朝廷为官,如今能够在反清势力中为人师,将自己的学问传给弟子,他们也是相当愿意的。有了这两位大才加入,九龙江书院的地理和生物课程总算是有了着落,同时两个研究项目也在同时启动。
陈淏之平时研究的方向虽然与粮食无关,却与杂交有很大关系。他的研究方向就是筛选各种菊花种类,并通过交互授粉杂交等方式,孕育出新的菊花品种来。所谓一理通百理通,刘磊那些介绍虽然笼统,他却能举一反三,并表示会尽快开始杂交水稻的研究。
至於刘献廷的工作则是水磨工夫了,刘磊希望他能够筛选出适於学习地理的学生,带着他们先将福建省的地图画出来,最好还能教授探矿知识,并将找到的矿产也都一一标注出来。同时还要绘制出现代意义上的正规地图,等到福建地图完成之后,刘磊还要继续扩大范围,争取将全世界的地图都画出来。